走過步道,腳下的石頭窸窣作響。空氣清新,滿山綠蔭,蔚藍的天空飄著一縷縷的雲煙。步道沿途由黃澄澄的銀杏樹點綴,搭配著路旁小溪的潺潺流水聲,以及悅耳的鳥鳴聲。沿著路線走進這座原始森林,眼前是一片溼冷的落葉地毯,岩石之間的青苔,讓步道走起來鬆軟舒適。
中山道原先是江戶時代旅人之路途,活躍於1603年~1868年之間。中山道如其名,位於山的中間,即便部分道路是在7世紀後才建成,多數路線早在戰國時代的1600年代初期便已完工。在當時,執政的將軍德川家康因想發展高速公路的系統,總共有五條道路被選中,並由幕府接管。這條中山道,與東海道(東邊沿線)、奧州街道與日光街道(江戶往北)、甲州街道(江戶向西往山),同為連接江戶與直至1869年首都京都的重要道路。
我一直想在像中山道的古老路線上漫步,在手機或運動手環自動記錄步數之前,我就會先慢慢細數著自己走了多少步,再比對看看電子產品上的數字。在這個交通以飛機、火車、自動車為主的時代,徒步充滿著未知,特別是當你不僅只是快速瞥過一些岩石或山群,徒步更顯得路途特別。「為什麼不乾脆搭火車就好?」你可能會想這樣問,原因之一是因為走在向中山道這樣的路上,可以讓人想像18世紀日本的生活模樣,尤其是某些路線,可能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。
舉凡武士、軍閥、行腳僧、商人,甚至是皇室成員都有利用過中山道。中山道在當時是主要的商路,全長約532公里,從頭走到尾需花上約15天的路程,因此從起點江戶日本橋,到終點京都三条大橋,沿路上共設置了69的驛站「XX宿」。這些驛站提供住宿、洗馬場、商店、茶室,以及祈禱的地方。
中山道又被暱稱為「姬街道」,因為當時深受宮女以及名門兒女喜愛。東海道路線平坦,但沿路上流經許多河川且沒有渡橋。中津川市的中山道歷史博物館館長安藤嘉之就這麼解釋著:「當時人們必須等待渡輪渡河,非常地花時間也需要付費,中山道雖然比東海道路線長且繞路,但因為沒有河川流經,更容易安排旅行。」
即便中山道連接著大都市,這些沿路上的驛站仍然保留著自給自足的小鎮風情。「在這裡,大家必須分工合作,種植稻米、蔬果,互相幫忙,製造娛樂,才能生活下去。」大湫宿的當地導覽棚橋和代接著說:「當時居民互相幫助才得以生活,人們會互相照顧其他人的孩子,他們也養殖蠶寶寶,製作蠶絲,編織衣物。」這些驛站還生產米、碳、陶器等以作為商用。這裡甚至還有最大的歌舞伎團,有些江戶時代便已創立,表演給當地居民以及路過的遊客欣賞。
中山道的部分路線百年來都沒有變,就像是以雕刻工藝品聞名中津川市,這裡因未曾受過大火侵蝕,建築、道路皆完整保留下來。即便有新建築,舊的也保存下來,與現代建築共譜出一首交響曲,就像是穿梭於古今之間。
一邊是一間文青咖啡廳,正供應著完美的奶泡;另一邊,則是磨杵蕎麥粉用的木造水車。部分驛站發展迅速,商業繁榮。店家就像是江戶時代的商店,販賣著瓶裝日本酒、柏木製的工藝品、曬乾的柿子,以及醃漬的蔬菜。然而在驛站之間卻是一片寂靜,只有森林、石頭、草木、微風與自己。
今天走到了岐阜縣,當地導遊跟我們分享了許多關於驛站與中山道的小故事。細手久宿的高山幹雄指著路旁這一座被草覆蓋的小山丘說道:「這些是距離標誌,每一里都會有一個這樣堆起來的塚,讓人好知道自己走過的距離。」這些小山丘叫做一里塚,每一個代表著一里的距離,也就是約3.93公里。一里塚之間的距離,約是人在一小時內能行走的距離(要知道當時的旅客可是帶著大量的貨物、盔甲、動物等行李)。「細手久宿與大湫宿距離約為1.5里,與大井宿則距離3.5里。」高山先生解釋著。
直至今日,仍有幾處驛站及一里塚保存了下來。比起當時的艱辛,現在只要搭乘火車或自行開車,從任何一處就能輕鬆地開始散策。甚至有行李寄送服務,幫你直接把行李送到下一個住宿,因此只要帶上一個小包包,就能無慮地走在中山道上。當然,中山道仍是相較偏遠,部分驛站更只有不到百位居民居住。我們走進了木曾山脈深處,這裡有的現代設施又少又遠。
自行車族當然也能騎車逍遙在中山道上,岐阜縣有17處驛站,雖說多數景點集中在馬籠宿,騎自行車反而能欣賞到更多地點,同時不失呼吸新鮮空氣與享受步道之美的樂趣。特別是秋天,染上紅色的美景,更適合騎自行車欣賞。
另一個徒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身體好好地動一動。雖說我有時候在城市內也會走路,(偶爾)也會去運動,但大部分時間仍舊是直挺挺地坐在電腦前盯著螢幕。走在步道上,我可以感受到我的身體能夠活動的範圍,找出一種節奏感,也不需急著趕路,可以配合自己的步調想走就走,真的很棒。每次走上幾個小時後的小憩,來上一碗天婦羅蕎麥麵當午餐,永遠都不會讓我們失望。
選擇徒步的另一個原因,就是能更深入了解日本的不同面貌,不同於大城市的喧擾紛雜。「這裡仍保有著許多舊風景,從高處及村落便能欣賞到。」安藤繼續說著:「東海道地平景色因而無變化,但在中山道,每分每秒的景色鬥會快速變換。」走在中山道上,你可以確切感受到日本的地形景色,也就是有70%以上的山脈,以及真的有人居住在如此鄉村的事實。
中山道的景色之美,讓知名的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也將其做成一系列的木版畫。在步道的途中,高山先生讓我轉過身後欣賞這美景,接著拿出歌川廣重的畫作給我比對。經過200多年後,這裡的景色依舊不變。即便現代變得更便利了,仍舊能輕易想像出冬季冷血的山群之景,或是旅客盼望著在下一個驛站能品嚐到的美味佳餚之心情。
隨著步道深處走去,驛站的標示逐漸減少,最後消失,景色也變得越來越自然。住宅逐漸轉為農舍,景色越來越寬廣,眼前盡是農田小溪與農作物。我們經過一對正在換輪胎的父女。「這附近的居民感覺大家都很厲害。」我說,仔細想想在東京有多少人知道怎麼自己換輪胎。中津川的導遊說:「這裡的居民必須會這些技能,畢竟在這裡沒辦法請人幫忙,只好自己來囉。」
孤獨是我現在可以完全體會的,畢竟這路上什麼都沒有,只有疲勞步伐的雙腳與我的後背包。不過這也是可以細細品味這個地方的樂趣,我可以停下來聞一聞花朵、觀察昆蟲、感受氣溫的變化,甚至融入為天氣的一部份。除了突如其來的大雨不太討喜,感受大地之間的元素流動也是十分特別的。
徒步是冥想的一種方式,沈浸在自己的步調中,週遭事物似乎顯得格外放大,每個時刻都變得更具體。這是什麼樹呢?我心想著,聞起來很舒服。哇~陽光灑下來的角度正好在那邊,非常完美。剛剛那是一隻狐狸躲在草叢後嗎?反正是個有毛茸茸尾巴的生物。導遊說這裡還有野豬、熊、鹿、猴子等。我們跌入了這個藏身在山谷之中綠油油的裂縫,有著瀑布潺潺流水與被風吹的窸窣作響的樹葉。
抱持著這樣的心情,來到了位於馬籠宿永昌寺的萬福庵,並在這裡過上了一晚。馬籠宿是一座在斜坡上的小鎮,路旁兩側佇立著酷炫的建築。建於350年前的永昌寺,是臨濟義玄禪師派系下的寺廟。寺廟宗旨在於強調人性尊嚴並推廣佛祖珍惜生命的精神。
佐佐木住持帶著我們走進了這間榻榻米房間,他裸著足,剃去頭髮,身穿一襲袍子。他盤腿坐上了坐墊,要我們跟他做一樣的事。我們正在坐禪,也就是坐著冥想。我們試著靜下心來清除雜念。坐著靜心不動其實是一種訓練,在我們忙碌的日常,坐立不安、同時處理許多事情、趕著跑往下一個行程當中,自然存在於其中。雖說不簡單,但比直接從大城市趕來實行輕鬆多了,在散步了一整天,走在樹林與陽光、微風與昆蟲之間後,坐禪似乎沒有那麼難達成了。
佐佐木住持要我們思考看看公案:「當你拍手時,是左手,還是右手,發出聲響的呢?」他點了一炷香,香的味道慢慢籠罩著整個冷颼颼的空間,達到一種平靜的氛圍。腦袋中的想法不斷大喊著,想贏得注意,一旦離開了城市來到和平寧靜的這裡,反倒祈禱著希望被聽到。在這寂靜的空間,大腦顯得特別吵雜。
進料理晚餐:一種佛教中提供信徒的素食餐點。我們吃了一點芝麻豆腐、蒸白蘿蔔、醃漬蔬菜,以及白飯。雖然餐點很簡樸,卻充滿營養。晚餐結束後我們躺進了棉被,為明天的徒步之旅做好充電。
無論是徒步還是騎自行車,能夠認識中山道的居民實在是個很難能可貴的經驗。人氣驛站的馬籠宿有其迷人之處的同時,最美好的時光反而是在周邊寧靜的地方,也是中山道真正的魅力所在之處。